资讯中心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新闻动态

传统工艺 匠心传承 ——两代益阳明油纸伞传承人走出守正创新之路

发布时间:Thu Apr 07 09:30:33 GMT+08:00 2022

微信图片_20220407092811.jpg

曹正新为“清溪潮”油纸伞画图写字。


“油纸伞中凝怨黛,丁香花下湿清眸。幽梦一帘收。”一场朦胧烟雨,一把明油纸伞,寄托许多心绪故事。1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赫山区龙光桥镇早禾村的益阳早禾工艺美术伞业公司。在生产车间内,画着各式图案的油纸伞琳琅满目,尤其是一把直径5米的“清溪潮”油纸伞让人眼前一亮。


益阳明油纸伞省级非遗传承人、早禾工艺美术伞业公司董事长曹正新说,这把油纸伞是全国最大的一把油纸伞,正准备带着它去参加在清溪村举行的“国潮年货节”活动。今年60岁的曹正新,是益阳明油纸伞第十二代传承人。在他的努力下,益阳明油纸伞于2016年成功申报成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选材(号竹)—锯竹—刨青,到糊伞边—绘画,到套把—结顶……完整地制作一把油纸伞前前后后要经过72道工序。即使像曹正新这样有着几十年制伞经验的行家,也要整整一天才能做出一把油纸伞。如今,花甲之年的曹正新依然坚持制作油纸伞,他说:“我不想让这门手艺失传,想一直传承下去。”


曹正新的儿子曹军,从小对制作油纸伞耳濡目染,油纸伞伴随了他的整个成长过程。90后的他,从2012年开始正式学习油纸伞的制作,如今已成为这门古老手艺的第十三代传承人。见到曹军时,他正在做一道重要的工序–切纸,一刀下去,500张纸整整齐齐全部切开。“这不仅是个技术活,也是体力活。”他说。为了让油纸伞再次绽放光彩,曹正新和曹军将目光放在了工艺的创新和优化上。“以前只做传统的明清伞,现在开发了蜡染、扎染、烙画、刺绣伞、名人字画等伞,用材上有绸伞、绢伞等。” 曹正新介绍。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年,父子俩在各类展会和比赛中屡获大奖,油纸伞还卖到了欧美、日韩、东南亚等30余个国家,年产值2000余万元,带动了全村近200人在家门口就业。“过去益阳明油纸伞有过辉煌,希望更多人能了解益阳明油纸伞,传承益阳明油纸伞制作技艺。”曹正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