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新闻动态

【聚焦两会】如何创新推进非遗保护传承 添彩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Sat Mar 09 09:47:20 GMT+08:00 2024

以科技赋能非遗项目创新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成新湘


当前,众多非遗项目在努力创新产品不断融入现代生活的同时,积极探索更丰富、多元的保护方式,其中,与科技的结合为非遗插上了翅膀,让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光彩,呈现全新的时代感。


以湘绣为例,在研发、生产、销售、保护、展示、宣传等环节都有与科技的融合。研发环节,与工业设计、纳米材料、轻科技相结合,刺绣指纹笔记本、蓝牙音响等产品让人耳目一新;生产环节,率先定制条码管理软件,正在研究开发AI虚拟材质的运用转化,升级打造生产数字化管理服务和数字化营销综合服务平台;销售环节,借助云游博物馆、慢直播等新方式、新渠道;在保护利用和展示宣传方面,打造“智慧”博物馆、云上博物馆等,利用数字化技术采集湘绣文物图像,沉浸式展现湘绣的历史发展和精湛技艺。


推动科技赋能非遗创新发展,第一,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文化内容形态进行创新和转化,创造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数字文化产品;加强政策扶持,由相关部门牵头,专门制定“文化+科技”扶持政策;用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数字文化产品的吸引力。


第二,鼓励高等院校学生将艺术设计、非遗保护与数字技术结合,培养非遗科技研发和创作人才,提升文化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现代化水平,引导产业链以全新的方式、手段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


第三,对“非遗+科技”的项目给予资金引导,坚持价值导向和技术赋能,打造权威性的文化数字平台,进一步加强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培育文化内容生产全流程数字化、数据化模式,不断提升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


第四,各级各类媒体要加大对非遗科技的挖掘、宣传和推广,引导文化、文创、艺术等组织和机构开展科技非遗创新,让非遗科技相关创意和设计落地,实现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融合与优势互补,真正实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将非遗充分融入学校美育课程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


学校美育是全面促进青少年学生成长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教育发展整体质量,对青少年学生正确树立审美观念、提升审美素养、激发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镌刻着独特的审美模式、彰显出民族的美学追求,是新时代开展学校美育工作的文化沃土。以美育教育为载体,拓宽非遗传承的有效渠道,不仅为非遗传承活化增添内生动力,也能持续增强青少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对此,我认为需要将非遗充分融入学校美育课程体系。


明确教学任务。学校教学要充分落实国家要求,在不折不扣推进美育教育的基础上,将非遗纳入学校美育教学任务,并由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把非遗明确为重要的美育教育内容。


完善课程设置。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研究,做好相关课程设计、设置。一是在中小学固定设置非遗相关课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由相关部门制订课程的实施标准,并以相关非遗项目及其保护传承为重点统一编写教材。二是各地区应结合当地的代表性非遗项目,充分挖掘本土教学阵地,吸纳社会资源,开设校地课程或特色课程,丰富美育教育资源。


加强活动开展。非遗教学更应强调实践教学和活动开展,要加强非遗与思想品德教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贯通教学,通过大力开展非遗通识教育、手工体验、文化鉴赏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与审美素养。


形成教学合力。要进一步发挥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在“非遗进校园”中的作用,把参与青少年学生非遗教学作为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加强与当地非遗传习中心、非遗工坊等开展联合教学,为非遗融入美育、德育体系形成教学合力,推进非遗课程在学校的普及和持续发展。


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标准化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苏州大学苏绣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姚建萍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众多、地域特色鲜明,能够全方位参与旅游活动,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典型性与示范性日益显现。非遗已是各地推进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如何在保护好非遗的基础上,活化利用好非遗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和不容忽视的时代命题。当下存在着商业化过度等问题,加强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标准化工作变得更加迫切,且这项工作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传承、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地方形象的塑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非遗与旅游融合标准化工作的组织管理。建立“非遗和旅游标准化专家库”,吸纳非遗保护和民俗领域的专家学者,提升非遗与旅游融合的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同时,发挥各非遗领域行业协会作用,鼓励以协会成员为基础,制定符合本地非遗类型实际的非遗与旅游融合标准,形成不同非遗类型、不同旅游类型的标准体系。


制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在旅游业中的使用标准。修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管理办法》,将其与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结合起来,并明确使用条件、范围和标准。


规范非遗与旅游融合的程序与过程。相关部门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标准化管理规范,一方面,鼓励非遗进入旅游景区,或者以非遗为中心建立旅游体验基地,制定非遗景区或非遗旅游体验基地相关评定办法。另一方面,明确非遗项目与旅游融合的程序和过程,实施“备案跟踪管理制度”,即非遗传承人和非遗运营商须在区县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进行行政备案后方可开展旅游营运业务,在旅游目的地组织专家对非遗的传播、开发、利用进行跟踪指导。


确立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相关利益主体的保护责任及其行为规范。在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标准化工作中,涉及非遗传承人、非遗经营者、景区运营方和政府部门等相关参与主体,各方应在过程中各司其职、各有侧重。


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非遗传承人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国家一级演员刘莉莉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非遗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从业者创新传承不足、品牌影响力较弱等问题仍然存在。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关键在人,传承人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升是非遗能够有效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因素。关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非遗传承人,我有几点建议。


做好非遗传承人的管理工作。建立传承人资源库,全面、动态掌握非遗传承人的存续状态和日常工作情况,为他们开展传承工作创造条件、提供帮助。提升非遗的知晓度,让大众愿意协助他们开展培训、组建社团等。进一步健全传承人认定机制,推进职业传承,科学设置认定标准,探索集体传承制度,完善多渠道的认定启动机制,构建发现、推荐非遗传承人的个人和单位激励机制。


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监督和培训。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前提下,结合当前群众的喜好进行技艺创新升级,研发新产品,增强非遗项目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一是联合高校等部门,加强对保护工作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年轻传承人的思想认识和技艺水平,以实现“传承不走样,创新不丢根”。二是拓展培训内容,为非遗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系统培训,提升从业队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更好地构建全社会联动机制。整合社会力量,加强非遗传承系统建设,建议采取政府组织传承的方式,采取“订单式”培训,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优秀的人才。一方面,呼吁当地高校精准、合理地做好技艺类非遗专业设置,加强非遗传承青年队伍培养,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创新非遗传承模式,扩大非遗品牌效应,实现动态保护、活态传承。另一方面,由政府、学校、企业合作共建的集保护传承、设计开发、交流展演、成果转化于一体的非遗产学研实践基地及研发平台,在培育非遗文创专业人才的同时,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开发和利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


以“经典剧目进课本”推动戏曲传承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苗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扶持戏曲艺术的传承传播。各地的“戏曲进校园”活动近年来蓬勃开展,形式多为戏曲院团、院校进校开展戏曲演出、讲座,极大促进戏曲艺术在广大学子中的普及传播。为更好地开展“戏曲进校园”工作、推动戏曲艺术在新时代学子中的普及传播,希望开展“戏曲经典剧目进课本”工作。


按照梯次谋划实施。深入开展美育教学教材研究和科研活动,积极推进美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建议相关部委组织专家,结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按照大、中、小各阶段,根据学生年龄、身心发育等特点,遴选一批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戏曲经典剧目,进课本、进教材,同时加强课程实施的综合性,夯实课程基础,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程资源,让戏曲经典剧目真正进入课本、走入课堂、来到学生身边,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戏曲传承发展。


突出美育浸润功能。戏曲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担负起美育浸润行动的责任和使命。“戏曲经典剧目进课本”是落实美育浸润行动的具体举措,有助于营造向真向善向美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在“戏曲经典剧目进课本”开展过程中,要保证每个学生每学期学习了解一部戏曲经典剧目。在中小学阶段,以戏曲经典剧目中的爱国、诚信等美育元素为切入点,讲好戏曲故事;在大学阶段,在讲好戏曲故事的基础上,阐述好戏曲艺术特色、戏曲美学精神,深入挖掘戏曲美育内涵。


建立立体导赏体系。深入落实美育课堂教学要求,提高美育课程质量,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戏曲经典剧目授课教师除结合剧目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深入浅出讲解外,还要组织学生观摩戏曲经典剧目演出或欣赏视频资料,建立立体导赏体系,带领学生真实领略戏曲艺术的魅力及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美学精神。开展相关师资培训,并统筹整合社会资源,邀请戏曲院团、院校专业从业人员担任兼职授课教师。


拓展“非遗+”新场景 为美好生活添彩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淑芬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连接历史和未来的“活”的文化。不断创新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方式,不仅能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供旺盛活力,更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非遗+旅游”是释放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随着“国潮”的兴起和旅游市场的火爆,“非遗+”新场景不断拓展,非遗旅游新路径日益丰富。比如在河北易县,“非遗+市集”“非遗+会展”“非遗+研学”“非遗+特色文化街”等形式催生出新场景、新业态,拉动了更加广阔的服务市场,不断促进当地消费市场扩大、推动旅游产业升级。接下来,探索“非遗+”新场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衔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继续拓展“非遗+”新场景,为群众美好生活添彩。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强调推动非遗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河北省近年来借助理念之变和场景创新,探索“非遗+”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非遗跨界闯市场,令其以更广泛的传播、更灵活的手段积极融入大众日常生活,获得社会好评。


政策支持,将传统文化纳入课程,让“非遗+研学”等传统教育换新颜。如何推动以研学为方向的教育旅游事业、产业和以非遗为方向的文化传承事业、产业的共同发展,政府出台政策指导,在人才供给、经费配套、空间共建、资源共享等方面共同发力,协同创新,推进“非遗+研学”。


继续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非遗蕴含着深厚久远的文化记忆和历史信息,这些创新模式不仅让非遗焕发新光彩,也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同时期待随着“非遗+直播”“非遗+游戏”“非遗+数字化”等新技术领域的创新应用,非遗的价值得到多层次、多领域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