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新闻动态

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时间:Fri Feb 17 09:23:51 GMT+08:00 2023

编者按: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了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66个工作成效突出、社会效果良好、人民群众认可度高的非遗工坊案例入选。“十四五”以来,三部门共同推动开展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支持各地累计建设了2500余家非遗工坊,其中1400余家位于脱贫地区,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推动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风文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版从专家学者、行政部门负责人、非遗工坊带头人的不同视角,为广大读者呈现新时代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成效。


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要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以非遗工坊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设计不断完善,相关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


政策引导持续发力


2018年以来,相关部委印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等文件,完善了非遗工坊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各地据此制定了非遗工坊管理文件,因地制宜加大对本地非遗工坊的支持,比如,对被认定为就业帮扶基地、省级劳务品牌、省级示范点的非遗工坊,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奖补;对注册企业并符合条件的非遗工坊及带头人,给予企业、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对属脱贫人口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首次创办非遗工坊,按规定给予场地支持等。这些政策持续为非遗工坊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角度助力乡村振兴


非遗工坊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展示展销等活动,带动当地人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尤其是提供了一批居家就业、灵活就业岗位,在促进当地人民群众增收致富、助力各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非遗工坊通过开展产品设计、生产实践等活动,推动了非遗不断融入现代生活、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部分地区通过非遗工坊建设,发展了集展示展演、休闲娱乐、产品研发、非遗研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非遗研学传播和文化旅游消费目的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在促进文化赓续传承的同时,为培育乡风文明、建设美丽乡村注入了生机活力。


非遗工坊日益成为以推动非遗保护、促进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将持续焕发发展新活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 仇焕广)来源:《中国文化报》2023年2月7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