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洞庭渔火丨非遗之美:在八百里洞庭放声高歌
深挖的月缺浅水流,
鲫鱼子傍哒鲤鱼游。
你看鲤鱼迎水(它)是把头摆
鲫鱼子迎水(它)把翅筛。
郎是想姐口难开。
——洞庭渔歌《郎想姐来口难开》节选
▲ 1977年洞庭渔歌会
洞庭渔歌是历代洞庭湖流域渔民所唱歌谣的总称,因其随时随地张口就唱的特点,俗称为“丫口调”。洞庭渔歌属民间清唱歌曲,由渔民见景生情、即兴抒怀,以巴陵土语“真声”随口编唱。它长期流传于湖南省岳阳市及洞庭湖沿岸地区、湖北中南部以及江西省西部,流传区域人口约9000万人,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区域影响力,2014年洞庭渔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传唱千年的“渔歌互答”
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怀着复国无望的满腔悲愤自沉于汨罗江,当地渔民自发形成了打捞诗人尸体的民间活动。《隋书·地理志》“荆州风俗篇”中记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竟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率然……”这表明屈原自沉后东洞庭湖渔民自发组织的打捞尸体活动,既是古龙舟竞渡的源头,也是洞庭湖区原始渔歌的滥觞。
洞庭渔歌的发展与湖区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将在日常劳作中吆喝的“船工号子”“排筏号子”与湖区广泛流传的采莲船、灯调等民间歌谣相融合,至宋代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渔歌对唱和拉网小调,逐步走向成熟、繁盛。北宋大文豪范仲淹就在其名作《岳阳楼记》中写道:“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渔歌互答”顾名思义,不能自问自答,只能“此唱彼答”,是典型的对唱形式,唱腔往往高亢激越,颇具穿透力,能在宽阔的湖面上久久回荡;同时又要反应灵敏,现场即兴创作唱词作答,唱词贴近生活、风趣幽默。
洞庭渔歌除了对唱,还有自娱自乐的哼唱和浑厚有力的齐唱等多种形式,后期吸收了花鼓戏、巴陵戏中的舞蹈元素,演变为亦歌亦舞的表演形式,成为洞庭湖区宝贵的传统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洞庭渔歌更是湖区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977年10月,岳阳市文化部门在君山岛附近湖面组织洞庭渔歌会,150多条渔船、1000多位渔民参加,演唱了18种形式的41首渔歌,声势浩大、反响热烈,在那一代湖区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1978年兰溪端午渔歌会
洞庭渔民的百科全书
洞庭渔歌是湖区人民智慧的结晶,浩如烟海的渔歌翔实记录了渔民群体的发祥、迁徙、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原始朴素的自然观、道德观、爱情观等,堪称“洞庭渔民的百科全书”。
他们用歌声指挥劳动。“拉起云帆哎啰哎啰,挂上彩虹哎啰哎啰,顺风顺水闯洞庭哟……”渔民们手拽渔网,一人“领”、众人“和”,齐唱渔歌,并随着“哎啰哎啰”的节奏同时发力,悠扬粗犷的渔歌鼓舞人心,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在湖区人民的各类劳动中少不了船工号子、纤夫号子、排筏号子、绞锚号子和拖网小调指挥协作、增添士气,铿锵节奏中蕴含着劳动人民的磅礴力量和饱满热情。
他们用歌声传授经验。“湘潭开头就望韶山,新马鹅洲柏树湾。长沙一站到铜官,青洲营田磊石山。鹿角城陵矶下水,鸭栏茅埠石头关。嘉鱼牌洲金口驿,黄鹤楼上吹玉笛……荆江口,荆州堰,马口庞塘对富池。武家佘坪新官镇,场塘二口对九江。”这是一首介绍行船路线的《水路歌》,唱词中将出洞庭湖上至武昌、下至九江沿途所要经过的地点娓娓道来,在没有卫星导航的年代,湖区人民便是通过一首首渔歌,循着前人的脚步走向四面八方,将宝贵的生活经验口耳相传。
他们用歌声追求幸福。“鱼爱水,鸟爱林,蜜蜂爱的百花香,虾公爱的凉井水,草鱼爱的绿草塘,情妹爱的打鱼郎。”一连串类比到最后直抒胸臆的表白充满了奔放浪漫的气息,湖区青年男女活泼多情,他们惯于用“渔歌”互诉衷肠,饱含深情的歌声中充满了洞庭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向往。
他们也用歌声倾诉苦难。“二月里来是花朝,渔民苦楚谁知道?日间打鱼无饭吃,夜睡沙滩珠泪掉……十二月里来数九天,三十夜晚坐船边。渔霸过年我过关,渔民受苦年复年。”这首《十二月渔民苦》唱出旧时渔民所遭受的残酷压迫与剥削,对研究洞庭湖区各时期的历史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民间俗谚有云:“世上活路三行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洞庭湖区人民靠水吃水,大多生活在船上,终日劳作,十分艰辛。但是他们勤劳勇敢、天性乐观,骨子里有着“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湖湘文化精神,生活的酸甜苦辣都被唱成悠扬渔歌,绘就了洞庭湖上一幅隽永的动人场景。
▲ 非遗传承人陈岳林(中)演唱洞庭渔歌
洞庭渔歌发新声
近年来,洞庭湖沿岸地区坚持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重点水域全面禁捕,渔民全部上岸转产就业,这也意味着洞庭渔歌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渔歌互答”是否将成绝唱?
为传承和保护洞庭渔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岳阳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洞庭渔歌进行挖掘、保护和整理,让湖区人民的记忆和乡愁薪火相接、世代相传。
“打只盘歌问(嘞)小先生,你知道什么(嘞)鱼儿过河抬头望?……拨开那船儿穿梭往,祖祖辈辈闹洞庭(啰嗨)。”稚嫩悦耳的歌声来自岳阳市岳阳楼区九华山小学洞庭渔歌合唱团的小演员们,他们时常在课余时间为游客和市民表演渔歌,宣传保护环境、保护洞庭湖的环保理念。九华山小学的学生中有很多是上岸渔民子弟,是最接近洞庭湖、受洞庭渔歌熏陶感染最深的群体,他们在洞庭渔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岳林老师和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洞庭渔歌传承团队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洞庭渔歌,几乎全校师生都会唱,他们每年进行几十场演出,成为传承洞庭渔歌的新生力量。
同时,音乐家们根据时代审美的变迁及舞台表演的需要,在原生态渔歌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和创作,既保留渔歌原生态审美特征又扩大歌曲规模,拓展叙事、抒情和表演的空间。“渔鼓敲得响连声,来了一群打鱼人,今天不把别的表,只唱廉政兴洞庭。”这是岳阳楼区洞庭街道办事处洞庭渔歌传承基地“洞庭渔歌”传习队排练的渔歌表演唱《廉政建设兴洞庭》,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宣传廉政文化,让古老韵律传递时代精神,实现“古歌新唱”。
洞庭渔歌作为岳阳市众多非遗项目中唯一一项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遗项目,对洞庭湖区影响深远,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湖区特色文化的艺术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宝贵价值。相信在多方努力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洞庭湖上放声高歌,使这一飘荡在八百里洞庭上的“音乐精灵”以鲜活的文化形态得以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