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挖掘传统工艺当代价值 匠心推“潮牌”销售上“云端”
▲大学生在通道锦绣文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非遗工坊体验侗锦织造技艺 吴林勇 摄
本报驻湖南记者 张 玲
湖南省传统工艺历史悠久、资源丰厚、种类繁多,涉及传统工艺的非遗门类主要有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类别,共计727项,这些传统工艺蕴含着千百年来湖南各族人民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近年来,经过湖南非遗人的共同努力,湖南的传统工艺传承和创新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从业者收入以及对城乡就业的促进作用明显提高。
着力建设传统工艺振兴抓手
近年来,湖南省以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为主要抓手,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有力推动了全省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使传统工艺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6年3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启动“让妈妈回家”计划,依托苗绣等传统工艺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吸引外出打工的妇女返乡就业,让留守儿童得到关爱。工作站设立20多个苗绣培训基地,举办了50多期技能培训,帮助外出务工的妇女返乡学习苗绣技艺,在家门口就业,先后培训绣娘6000余人,直接带动相关人员年增收5000元以上。
目前,湘西传统工艺工作站已扩展至土家族织锦技艺、蜡染技艺、竹编技艺等多个传统工艺项目,依托10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和2所研培院校,基本实现了自我造血,涌现出七绣坊、农家女、比耳竹编、成菊织锦等一批代表性企业。
截至2021年底,湖南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共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93家,参与群众达12.9万人,助力6.8万人脱贫。“非遗+扶贫”的模式实实在在带动了湖南的乡村振兴,也使传统工艺得到了高质量发展。
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非遗处处长江悠悠介绍,为全力促进传统工艺振兴发展,在全国省会城市和地级市中,长沙市2021年5月出台《长沙市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并初步建立了长沙市传统工艺资源数据库及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评定腊八豆制作工坊等30家传统工艺工坊为长沙市第一批传统工艺示范性就业工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今年4月底召开的湖南省非遗工坊、非遗村镇、非遗街区省级示范点建设推进会明确,今年,湖南将在全省遴选建设20个带动就业、促进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效果明显的省级非遗工坊示范点,20个非遗项目存续良好、保护利用合理、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省级非遗村镇示范点,10个非遗业态集聚度高、符合文旅融合发展方向、拉动文旅消费规模较大的省级非遗街区示范点,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湖南非遗工坊、非遗村镇、非遗街区建设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创新打造传统工艺时尚潮牌
在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文坡村,通道锦绣文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非遗工坊最近新接了一批“梭说”品牌侗锦素围巾的订单,20多位织娘每天在工坊里为订单忙碌。据通道侗族自治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吴林勇介绍,这种侗锦素围巾每件售价600多元,织娘每人每月收入达3000多元。而订单高峰时期,该工坊有300多位织娘同时赶工。
关于“梭说”品牌,还要从2015年说起。那一年,文坡村与湖南大学专业研发团队及侗脉公司合作,形成了创意设计、市场营销、产品销售、技术培训和生产一体化的经营模式。2017年他们又合作创立了“梭说”轻时尚文创品牌,由湖南大学师生团队负责设计,非遗工坊负责生产和粗加工,企业负责产品的精加工和销售。“‘梭说’品牌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侗锦以新的产品形式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创造出有别于机械化生产的、赋予独特意义的手工产品,使通道侗锦在市场经济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吴林勇说。
如今,通道锦绣文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非遗工坊生产的侗锦已经被做成披肩、床上用品、壁挂等50多种品类的产品,它们走出了侗乡,远销英国、美国、法国等多个国家。
怀化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贺一帆介绍,作为怀化市的旅游商品品牌,“怀化有礼”共开发非遗文创产品8类126种,其中,侗锦围巾、侗锦箱包、花瑶饰品等产品销量喜人,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湖南积极支持湖南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怀化学院等10余所高校师生对接非遗企业、传承人,帮助其设计符合当代审美的产品。
为了让传统工艺更具青春活力,长沙市牵头与株洲市、湘潭市联合开展了首届长株潭三市大学生传统工艺创新创意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近千件。“在颁奖仪式上,部分企业代表与获奖作品设计者现场签约,比赛成果迅速转换成为服务经济社会的产品,增强了大学生群体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兴趣和信心,也有效促进了三市传统工艺创新创意的发展。”江悠悠说。
此外,湘西传统工艺工作站研发设计了“源”系列、吉祥八宝系列服饰以及“一善荷音”和婴幼儿“蝶宝”非遗品牌,推动形成了“七绣坊”“山谷居民”“戴雅”“崇山”“溪州布衣”“蜡魂”“妈汝”“金毕果”等本土非遗品牌。邵阳市隆回县支持非遗传承人对滩头木版年画进行包装设计和创新,开发了微缩版本的年画16幅。
“通过提升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水平,湖南培育了一批具有湖湘特色的传统工艺时尚潮牌,促进了传统工艺与艺术、科技、设计、教育融合发展,形成了湖南传统工艺的新优势,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说。
积极开辟云上非遗销售渠道
“2021年,通过淘宝、抖音、拼多多以及相关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我们实现苗绣工艺品销售额1000多万元。”湘西七绣坊非遗扶贫工坊负责人石佳介绍,受疫情影响,七绣坊线下6家门店已关闭5家,但与此同时,他们大力开辟线上销售渠道,通过直播带货、促销活动等方式,他们生产的苗绣摆件及笔记本等苗绣工艺品在网上受到热捧。
“因为传统工艺产品是手工生产,产能有限,订单多的时候整个湘西州有1000多位绣娘在同时生产,但我们在淘宝做促销时仍然出现了顾客从下单到拿到产品历时4个月的情况。”石佳说,“下一步,我们会考虑先生产产品,待积累到一定的量再开展线上促销活动。”
据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湖南在全国率先创建了“云上非遗馆”,积极推动非遗进军电商领域。依托淘宝、拼多多、京东开设的“湖南非遗馆”,为全省152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39个非遗项目、259名传承人提供了产品展示展销专业服务,带动非遗产品销售成交额超过6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