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新闻动态

【关注】2022年“十项任务”|保护文化遗产 赓续中华文脉

发布时间:Thu Apr 07 09:12:12 GMT+08:00 2022

2022年是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召开。


年初召开的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提出了2022年文化和旅游工作十项任务。值全国两会之际,本报、文旅中国客户端联合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十项任务。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十项任务的第三项任务就是:要加大文化遗产工作力度,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他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目前,我国正在向世界博物馆强国稳步迈进,考古等文化遗产相关话题持续被热议,非遗助推乡村振兴后劲十足、保护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诸多代表、委员将目光聚焦于此,用一份份建议与提案为文化遗产的未来“保驾护航”,共同勾勒出一幅“宝贵文化遗产历久弥新,中华文明热度‘扶摇直上’”的广阔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考古工作发表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考古“出圈”,多角度展现中华文明风采


《国家宝藏》《国宝档案》等文化综艺节目屡屡破收视率新高,《中国考古大会》融媒体端观看人数超62亿,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直播收获上亿点赞,三星堆遗址新一轮发掘直播微博点击量高达71亿……当代中国,考古工作热度越来越高,再也不是“冷门”。


对于云考古、公共考古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一直保持高度敏感。在某种程度上,王巍是推动者,也是见证者。“这几年,公众对考古的热情给了业界很大信心,而这立基于党和国家对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新时代考古工作的清晰定位。”王巍说。


“考古热潮赋予考古工作新的使命,是我们文化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命题,我们应以做好考古普及和文化服务为己任,充分利用丰富的考古资源,联动媒体力量,以论坛、节目、研学、直播等形式,创新传播考古理论知识,展示考古成果,增加考古学的社会价值,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王巍认为,考古工作者应明确所承担的责任和努力的方向,不负期待,向世人展示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展示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近年来,依托互联网,对考古的每一种关注都得以显现。而在王巍看来,对考古工作的热情,不仅要“云端漫步”,也要“脚踏实地”。今年全国两会,王巍带来了《关于选择我国中心城市建设中华文明主题乐园的建议》,指出可以选择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国家中心城市兴建反映中华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文明主题乐园,利用各种数字化技术,让更多文物活起来,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建设成果转化出来,让国人乃至全世界的游人在游玩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此推进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文化素养,增强全民文化自信。


“坐拥璀璨的中华文明,我们从不缺资源,也不缺传播手段,关键是打开思路,主动回应群众文化需求,让人民共享考古成果,共同参与新时代历史场景的活化。”王巍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在多年的履职中,坚持选择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作为自己在政协工作的主要切入点。去年全国两会上,袁靖提交了5个提案,都是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推进考古工作等议题展开。比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设置一级申请代码,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文物领域基础研究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将文物领域的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纳入国家平台的发展规划和布局,全面促进文物科技资源整合与共享;尽快出台文件明确考古野外工作津贴标准,加大对边疆地区考古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他的提案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


今年全国两会上,袁靖又准备了6个提案,同样是聚焦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领域,包括调整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提高考古科研装备水平;全面开展科技考古,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聚焦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开展多学科考古发掘和研究,全面彰显在世界范围内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早期发展阶段的辉煌历史;将文物保护利用常识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完善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长效机制……“希望这些提案有助于推动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促进考古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袁靖坦言,这些年自己为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努力,符合时代的需要,代表了广大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人员的心声。


2021年,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智慧博物馆,以业务需求为核心、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逐步实现智慧服务、智慧保护、智慧管理……”


未来博物馆需要“智慧”守护


近年来,文博事业受到广泛关注,这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简称“国博”)王春法深感欣慰和骄傲。“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5年的履职中,从一份份提案的提出、优化、办复,王春法感受着文博行业所发生的急剧变化。“尤其是疫情的倒逼,‘迫使’诸多博物馆在困境中迅速转型,并成功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当下博物馆正在转变其叙事方式,参与、体验、交互正在成为高频词。“各馆文物正在以高数量级别的增长速度被添加进线上展示的名单列表中,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变革正逐渐改变博物馆的语境。”王春法说。


这些年,在探索、建设面向未来的博物馆方面,国博引领着行业的前进方向。据了解,自2018年起,国博就以打造“智慧国博”为契机,探索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发展道路,同时还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慧博物馆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课题。


“我们正在努力飞越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媒介与舞台。”王春法表示,5G传输、AR和XR技术的开发突破了当下对沉浸式展览体验的理解,从宏大的历史片段呈现到文物考古学、器物学、艺术学上的微观显示,超越了以往人们视觉、听觉、触觉上的感官经验。大数据的靶向性分众定位,云计算的超级演算AI能力,这一切不仅改变了知识传播方式,更提升了人们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截至目前,国博一方面“苦练内功夯基础”:有序完成国博综合运营管理智慧中枢构建,提升运行决策能力;重点开展了藏品普查定级工作,大力推进文物三维数字化采集,摸清家底、建立文物数据库,夯实文物保护基础;稳步推进“智慧库房”建设,通过提升库房智慧化基建水平,不断优化文物保护环境。另一方面“紧跟时代强服务”:以观众为中心,全面提升智慧服务水平。运用新媒体、大数据技术等,开发了国博App、小程序、智慧导览系统,观众仅需一部手机便可全方位畅游博物馆。


通往智慧博物馆的路不止一条。“数字化到智慧化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大部分博物馆还处于智慧化的初期阶段,也仍未出台智慧博物馆的标准规范或指导意见。”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


《唐宫夜宴》的大火,让河南博物院走进观众的视野,也让业界看到了“让文物活起来”的另一番盎然图景。马萧林认为,展示方式上要善于使用新技术,而技术的应用更要拿捏好“度”,在陈列展部分还是要坚持“静”的原则,但是在数字馆这样的互动空间中就会有很多“动”的元素,展示方式很多都要更新,包括场景复原、VR或AR等呈现方式配合展览,协助观众理解观展。目前,河南博物院正在打造1000余平方米的数字馆,将采取沉浸式和互动式,实现静态文物与观众的动态交流。


“智慧博物馆里的文物一定是‘活’的。而要让文物活起来,就要会讲故事。”马萧林举例,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使用的乐器均是从河南博物院的音乐文物中复制而成的,包括骨笛、琴瑟、编钟、编磬、陶埙、排箫等多种乐器,乐团可以演奏古乐,也可以演奏现代乐曲,“在乐团成立的20多年时间里不断创新,演奏员都身着古代的服装,最近又借助最新科技手段,让文物的原型切换成我们的演奏员,更加具有沉浸式体验。”


“文物价值的当代表达很重要,要尽量做到古为今用,作为文博人,要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懈怠,要勇于创新,才能让博物馆不断发展,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马萧林说。


的确,“智慧”的博物馆离不开“智慧”的文物守护人。在文博事业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长远健康发展,要靠机制,更要靠人才。作为从业30余年的文博“老兵”,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始终关心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我国博物馆目前有5000多个,全国文博从业人数却仅有20万人,其中还有部分并不直接在博物馆工作。全国每年新增的博物馆数量可观,文博从业者尤其是年轻人才却不增反减。”


近年来,魏学峰一直在为加强“国宝守护人”的培养鼓与呼。在他看来,要让文物走进国民生活,与人民零距离接触,加强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建设是必由之路,这一过程,不仅带来文物与观众的深度互动,更催生了大量数字服务和产品设计要求,新的展陈方式、展陈内容和观展方式,需要有与之匹配的人才队伍,双向推进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此,他建议,加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在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将数字技术纳入教育体系;博物馆可尝试建立数字展陈部门,区别于传统展陈思路,深入研究数字化、智慧化呈现,最终建立起一支既懂文物保护、展览策划又精通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到,“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鼓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编写非遗教材,鼓励中小学开设非遗特色课程”。


乘“风”而起,让非遗“火”在当下、“活”在民间


呼吁加强非遗传习相关建设助力脱贫,建议在少数民族地区基层中专技能培训学校开设非遗技艺专业,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中增设非遗技艺专业,构建“以奖代补”体系,助力“非遗”传习……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遗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云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一直致力于非遗人才培养,推动非遗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在她看来,人才是发展之本,也是技艺传承之魂。


“一项技艺带来一份工作,一份工作留住一批年轻人,人活则艺活。”田静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作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在钻研技艺之外,投入精力最多的是“传帮带”工作。2008年,建水紫陶非遗从业人员500余人,至2021年,建水紫陶的商户2246户,辐射带动紫陶相关从业人员增加到近4万人。


成倍扩大的非遗传承队伍,产生引领示范效应,让田静看到了乡村强劲的内生动力。2018年,田静成立了“田静紫陶技能传习中心”,开展紫陶技能公益培训,每年坚持举办4期免费培训,截至2021年,共计培训学员300余人。身体力行推动非遗传承,田静并不止步于现有探索,而是以人才培养为抓手,提升非遗传承的社会价值。尤其在2018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后,田静更加关注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情况。“长期坚持公益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农村青年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锻炼技能、提升素质,参与乡村振兴,开创美好生活,吸引更多人认识非遗、欣赏非遗、爱上非遗。”田静说。


目前,建水紫陶传承培训针对贫困地区文化水平较低的青年和农村妇女,3个月至半年能初步掌握部分技艺,成为学徒工,工作3年以上的就业平均年收入可达4万元,自主创业者年收入可达8万元。“建水经验”彰显了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效。


在政策支持和非遗传承人执着努力下,我国非遗传承人才队伍不断扩大,非遗保护理念不断增强。尽管如此,与丰厚的非遗资源相比,人才缺口仍是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从2019年起,田静就提出针对性建议,呼吁直面非遗传承“招不来,留不住,传不下”的难题。今年参加全国两会,田静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在职业院校中非遗技艺专业的建设,政府、学校、非遗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共创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新局面。“非遗传承是系统工程,要多方共同发力,才能有效推进。”田静建议,首先要精准、合理做好职业院校技艺类非遗专业设置,重点加强能够融入现代生活和较高文化价值的非遗技艺项目给予支持,分类施策,做好保护工作;再者,要科学、系统做好职业院校技艺类非遗专业的课程安排,兼顾理论与实践,要让专业的人教授专业的课程,提高实用性和吸引力;三是,深化教学模式,积极搭建实训平台,强化产学研联系,为非遗传承开辟更大空间。


谈到政策支持,田静还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为例,认为非遗传承人要注重学政策、用政策,在政策中,谋新机寻方法。“只有建立起一支稳定的非遗传承队伍,把技艺打磨好留下来,未来才有更多可能。非遗参与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才有更大力量。”田静说。


如何做好非遗项目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让非遗“活”在大众的日常生活里?这是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在近几年履职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朱鼎健认为,非遗是“历史的活化石”,打上了鲜明的历史地域文化印记,这也意味着非遗在当下面临着市场化创新性的生存发展问题。“非遗源自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如今则需要在现代消费环境下找到新的生存空间。尽管中央财政设立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支持非遗保护传承,但是非遗项目产业化没有明确的补助措施。”对此,今年全国两会上,朱鼎健建议,成立相关鼓励非遗产业化的引导性扶持发展基金,专注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市场化;制定评定机制,涵盖品牌塑造、非遗产品创新、互联网传播、市场推广、文化内涵等维度,对市场化和创新性优秀的非遗项目、传承人或者机构,给予一定资金补助,以此进一步调动各方社会资本投入推动非遗产业化的积极性。


朱鼎健还建议,在全国相关省区市开展首批试点,在学校开设必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开设非遗体验课程。同时可以设立非遗推广大使等评选机制,邀请社会公众人物参与非遗推广,增强非遗的社会传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