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非遗进校园 保护传承方法多
8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湖南是非遗资源大省,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7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6个、市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191个。近年来,秉持“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理念,湖南多措并举,非遗保护传承的“版图”不断扩展。
着眼传承发展 非遗进校园
近日,为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生活,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由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宣传统战部、校团委主办的“魅力非遗,献礼百年”湖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主题展在该校图书馆二楼开展。本次展览分为湘风雅韵、湘艺俏景、湘情趣味三个板块,展示长沙弹词、湘绣、湘剧、蓝印花布、苗族古歌等五十余项非遗项目。
作为全国职业院校“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湖南外贸职业学院一直以传承非遗文化为载体进行实践育人尝试。截至目前,该校旅游学院开设了《湖南非遗文化》专业课程;电子商务学院则有意识将各种非遗类项目作为销售货品渗透到专业课程中;艺术学院在实践教学中鼓励师生开展非遗创新设计,在创作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有效结合,比如以历史文化名人创作陶瓷雕塑纪念品、以地域元素“三湘四水”创作陶瓷文创产品等,并把这些作品推向市场。目前,该校已基本形成了集非遗项目教学、作品创新、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的传承格局。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湖南加大从业人员的培养力度,着眼传承发展,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特别是推动非遗进校园,依托院校开设非遗专业学科,为非遗传承补充新鲜血液。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云上非遗数据库”已有超过10TB的资料,包括湘西州国家级非遗中音乐舞蹈类8项和省级非遗中音乐舞蹈21项等。“云上非遗数据库”负责人徐静介绍,“数据库是存储和展示湘西音乐舞蹈非遗资源的线上平台,通过云盘存档,将内容在短视频平台、音乐平台、微信公众号进行展示宣传和教学。”
在湖南,非遗与校园紧密结合的例子举不胜举。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办陶瓷、湘绣学院;湘西职院设置苗绣、织锦专业,连续三年招收180名学生全免学费,入学即签订定向培养协议;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开设“滩头年画研究”“花瑶挑花”等非遗选修课,每年近100人学习;益阳市羊舞岭窑陶瓷制作技艺入驻湖南城市学院,建有1000平方米展示体验场馆,每年有200多人学习、3000多人体验。
拓宽销售渠道 激活非遗市场
除了非遗进校园,湖南还广泛组织开展交流合作,拓宽非遗产品销售渠道。5月12日,在湖北美术馆举办的第五届鄂湘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上,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精心组织16个非遗项目参展,通过新中式生活场景特展、传承人现场展示展销、非遗研学旅游线路推介、非遗夜市展销等形式,宣传推广湖南非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赢”。
联展期间,湖南的湘南木雕、湘绣、制伞技艺等非遗项目融入生活场景,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非遗体验,引得众多观众拍照打卡。湖南非遗产品销售额达24.96万元,其中,湘南木雕成为本次湖南参展非遗产品的“销冠”,销售额达10.7万元。其间,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鱼米之湘·非遗环湖之旅”“千里湘江·非遗探源之旅”“神秘湘西·非遗探秘之旅”“梅山神韵·非遗寻踪之旅”“楚南福地·非遗祈福之旅”“人文始祖·非遗寻根之旅”“五彩茶瓷·非遗品鉴之旅”“锦绣潇湘·非遗匠心之旅”“伟人故里·非遗红色之旅”“湘风新韵·非遗体验之旅”10条非遗主题(研学)旅游线路,覆盖湖南14个市(州)100个县(市、区),串联156个传承传习点,涉及367个非遗项目。
为拓宽湖南非遗产品销售渠道,提高非遗产品的影响力,近三年来,湖南共组织100余个非遗项目700人次参与51个国际国内重大展会、外事活动,多次亮相长沙中非经贸博览会、北京世园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非遗博览会、中国非遗传统工艺大展等国际大型展会,成为省委、省政府向世界推介湖南的亮丽名片。
今年上半年,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全省20家非遗工坊在长沙万达广场举办了“迎新年·乐小康”湖南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展示展销活动,带动非遗扶贫产品销售额超过30万元;在全省组织开展了“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举办了“购非遗好物过健康新年”线上直播推广活动,累计浏览量超7000万次;举办2021年第二届湖南非遗购物节,两天时间现场吸引游客三万余人次参与,线上依托淘宝、拼多多、京东三大电商平台设置湖南非遗专场,线上线下累计销售额近50万元。
强化政策支持 加快非遗振兴
近年来,湖南省出台相关政策,加快非遗振兴。
2019年11月,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出台《湖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确立10项振兴任务和4条保障措施;2021年1月,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湖南省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收录了56个传统工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指导各地成立湘菜、湘绣、菊花石雕、蓝印花布等12个传统工艺类项目行业协会,打造“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的非遗保护新模式。
湖南省财政厅通过争取中央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和增加省级预算投入,积极支持湖南省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扶助国家和省级非遗传承人传技授艺。将国家级传承人补助标准由2010年之前的每人每年8000元提高至每人每年2万元,省级传承人补助标准由2017年的每人每年5000元增加到每人每年1万元。为使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补助资金发放到位,省财政每年将传承人专项资金直接下拨到各市州级群艺馆或非遗保护中心,由其按要求直接发放到各位传承人手中。
湖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大力支持包括传统工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评选推荐了涵盖湘绣、湘西蜡染、陶瓷加工、竹雕竹刻等行业优秀人才获得全国技术能手、湖南省技能大师、湖南省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部分人才享受各级政府特殊津贴,并依托这些行业杰出带头人建设了一批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统筹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国家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中的非遗项目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发非遗保护课程教学资源,建立非遗传承基地或实训课堂,培养传统工艺非遗专业人才。
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禹新荣表示,下半年,湖南将抓好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非遗数字化记录工程和非遗工坊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