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市州资源库> 张家界市

详情介绍

张家界泼水龙习俗.png

观看泼水龙表演的观众(吴成华 / 摄)


泼水龙亦称“泼水龙灯”,主要流传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集中于尹家溪镇西尹村、莫家岗村等地。 


张家界泼水龙习俗由移居该地的白族兴起,而后成为当地土家族人久晴不雨、旱魔肆虐求雨的一种祭天 活动,是远古自然崇拜的遗风。随着时间变迁,发展 成为庆祝喜庆节日、祝福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泼水 龙灯制作用鲜粽叶做龙须,用葛藤、黄荆条、松树枝 做龙身,分 9 节、11 节、13 节、15 节等不同长度, 全身以柳条为龙皮,“龙宝”亦以柳条精绾而成。舞 宝人的动作借鉴了“四门架拳”“八虎拳”等拳术中 的一些招式,如“苏秦背剑”“猛虎跳涧”“美女梳头”等。 水龙二侧设有鱼虾蚌蛤等执事陪舞,舞水龙者 9 至 15 人,均为习水好手。他们头戴柳条圈,双耳紧裹,赤 膊短裤,伴着锣、鼓、唢呐的铿锵乐曲,一人持“龙宝”在前,龙舞欢腾时有“二龙抢宝”“蛇蜕皮”“乌 龙绞柱”“蛇沾洞”“龙戏水”共 50 多种动作玩法。与此同时,观看的群众用脸盆、水瓢、锑桶等容器端 水围绕着龙泼浇,边舞边泼水、越泼水龙舞得越欢,预示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泼水龙习俗的传承方式是群体自然传承。绝大多数的舞龙灯人是因爱好而业余参加活动,以自娱自乐为目的。 泼水龙名师授艺多在冬闲时,学艺者集中起来上门请教是传承的主要方式。春节前夕,组织舞龙人再舞龙排练数次 即可出灯。 


项目保护单位:张家界市永定区文化馆



传承人:


邹启祥.png



邹启祥

(1935 年 2 月— )男,土家族,湖南省张家界 市永定区尹家溪镇人,张家界泼水龙习俗的省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他自幼有武术基础,少年时积极加入尹家溪镇举 行的大型泼水龙祭祀求雨活动,并开始向祖父辈邹忠 凯、邹忠惠和大伯父邹良才请教学习。懂得民间音乐 器乐知识,掌握泼水龙的主要活动程序、表演技巧、 音乐伴奏等方法,了解本地泼水龙的渊源历史与发展 概况,注重基本功的训练。经过长期的实践和观察分析,并不断总结新经验,他在泼水龙表演、制作技艺方面均有创新。舞龙套路动作更加丰富,表演更加生 动有气势。每年节、庆、假日坚持组织、出席全市举办的各种庆典活动。近年来在尹家溪一带免费义务培 训泼水龙表演,带出近 200 人的八条泼水龙表演队伍。




邹启仲.png


邹启仲

(1944 年 10 月— )男,土家族,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尹家溪镇人,张家界泼水龙习俗的省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他 8 岁拜师习武,10 岁加入邹氏舞狮龙队伍。通过多年学习操练,掌握八字舞龙、腾挪跳跃、盘龙上桌、 螺丝旋顶、荷花升降等多种表演套路,成为舞龙队伍 的精英骨干。几十年来积极参加和组织表演队伍参与 各种节庆典礼活动。20 世纪 80 年代,协助堂兄邹启 祥挖掘创新泼水龙表演、制作技艺。20 世纪 90 年代 在西尹村组建四条泼水龙队伍,开创张家界市女子舞 龙先河,多次参加省、市比赛和群众文化活动。为尹 家溪镇小学、敦谊小学义务授课。免费开办“邹氏舞 狮舞龙”培训班,培育新人,促进泼水龙技艺的传承 和发展。

24小时服务热线:0731-89923937
E-mail:hunanfeiyi@163.com
微信公众号:湖南非遗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湘府中路369号星城荣域综合楼B座1106A
Copyright 2020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Rights Reserved 本站建议使用火狐,谷歌,IE10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