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市州资源库> 邵阳市
详情介绍
邵阳手工榨油术之“包饼”
手工榨油术是一种传统压榨制油方法,在湖南省内广泛流布。
手工榨油术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和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有详细记载。 邵阳县蔡桥乡石河村蔡家院子油榨坊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其以牲畜或水能为动力、利用杠杆原理的 相关器具保存完整。邵阳县榨油的原料主要有山茶籽、油菜籽、花生、芝麻、油桐籽。手工榨油工艺包括 石碾碾筛、蒸料包饼、木榨取油三大工序,有采果、堆沤、晒果、脱壳、晒籽、碾粉、过筛、烘炒、蒸粉、 包饼、榨油、过滤等十多个步骤。先将干躁的油料籽 实去壳去杂,在专门的炒锅里用慢火炒熟,后放在 石碾中碾碎成粉末,用细筛筛过,粗的再放回碾盘 中碾;炒熟碾细的油料粉末要放入釜甑中蒸,在蒸 甑上覆一块包布,每次用斗量一斗油料粉倒入甑中 的包布上,用手抹匀,盖上蒸笼盖,用猛火蒸至蒸 汽升腾足够饱和时取出,迅速倒入摊放在铁箍中用 稻草或麦杆扎成的草包内,用双脚迅速踩包成饼状。 将包箍好的油饼装入木榨膛内,再利用杠杆原理压榨出油,亦称“打油”。
手工榨油术是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不仅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习俗, 还且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榨油过程中所产生出来的榨油号子和榨油习俗,记录了先民在不同社会 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劳动感受和生活情趣,成为民俗文化的活态展现。
项目保护单位:湖南日恋茶油农民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