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市州资源库> 长沙市

详情介绍

麻山锣鼓.png

麻山锣鼓的演奏乐器


麻山锣鼓是一种民间吹打乐,因发源于宁乡麻山村而得名。主要流传于湖南省宁乡市及长沙等周边地区。 


麻山锣鼓最初形成于明末清初。相传由一云游僧所传授,当时是作为庙宇法事时用的礼乐。清光绪年间, 麻山锣鼓的音乐得到大幅度地发展和完善,并在靳江 河流域流传开来。麻山锣鼓音乐旋律清澈、悠扬,节 奏柔和缓慢。其演奏形式分室内团奏和室外行奏两种。 基本以五吹六响为基础,五吹为大唢呐、小唢呐、笛 子、竹引子、管,六响为堂鼓、汉钞锣、小锣、韵锣、 阴阳锣。再加上丝竹乐器伴奏,由少则七八人,多则 十三四人组成乐队,每逢过年过节、婚丧喜庆之日, 常在路途边走边吹打。故被人们称为“路皮子开台”。 演奏程序以锣鼓开导,弦管乐随后加入。麻山锣鼓格 调清新,节奏变化多样,富有一定韵律。其每个曲牌都被冠以形象生动的名字,或记事,如《接姐》《放风筝》 《调伙》等,或叙景如《荷花出水》《雪花飘》等。据传有曲谱 104 首,现已收集整理 49 首。 


麻山锣鼓的传承方式为师徒传承和学校教学传承,它是宁乡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浓厚的乡 土生活气息。表达了宁乡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项目保护单位:宁乡市文化馆(宁乡市县艺术剧团)


传承人:


杨天福.png

杨天福 

(1942 年 1 月— )男,汉族,湖南省宁乡市东湖塘镇南竹山村人,国家二级演奏员,麻山锣鼓的省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他出身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当地中学有名望的老师,主教音乐与文学,闲时总爱在村口跟乡亲们一 起吹打麻山锣鼓。他自幼受到音乐的熏陶,7 岁开始学拉胡琴,10 岁能登台清唱《捉放曹》《朱砂痣》《梅 龙镇》等京剧选段,11 岁会打鼓和演奏一些民间小调 及简单的二胡短曲。在宁乡县花鼓戏剧团工作后,向 老艺人学习传统的曲牌和麻山锣鼓。1987 年,他调至 宁乡文化馆担任音乐专干。多年来坚持在麻山周边各 个村落搜集宁乡民间音乐、戏曲音乐资料,编著《麻 山锣鼓》《宁乡花鼓戏史略》等书籍,收集整理麻山 锣鼓曲目 47 首。每年举办麻山锣鼓专场教学活动, 几十年来带徒授艺近 30 人,培训麻山锣鼓爱好者 300 多人。

24小时服务热线:0731-89923937
E-mail:hunanfeiyi@163.com
微信公众号:湖南非遗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湘府中路369号星城荣域综合楼B座1106A
Copyright 2020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Rights Reserved 本站建议使用火狐,谷歌,IE10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