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市州资源库> 岳阳市
详情介绍
岳州扇制作技艺因岳阳古称岳州而得名,主要流传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在岳阳市其他区县及常德市 部分区县至今依然有岳州扇原料生产和加工基地。
岳州扇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明隆庆《岳州府志·食货志》载:“有方物……扇(多骨而轻)。”说明 至迟在明代,以多骨折扇为主的岳州扇制作技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至清代到民国,凭借岳阳县优厚 的楠竹资源、快捷的水陆交通和区位优势,岳州扇产业继续发展,最兴盛时岳阳制扇骨的从业人员有上 千人。光绪《巴陵县志·卷五十二》载:“邑中婚事既定聘后……女家回用荷包、扇插等。”说明这一 时期,岳州扇在民间的普及和使用。岳州扇包括折扇、团扇、芭蕉扇、羽毛扇、中堂大挂扇等产品,尤 以折扇为大宗。成品折扇扇型呈梭状、口紧尾细中间鼓。制作技艺以楠竹为骨、牛骨为钉、宣纸为面, 用料考究、工艺严谨。分扇骨、扇面制作两大程序,包括“锯筒”“劈片”“起薄”“边骨推青”“小 骨推青”“镶边骨”“取边”“扯尖”“打磨”“钻眼”“镇墙”“抓带”“打通钎”“上面”等 72 道 工序。其中,扇骨制作与造型是岳州扇最见技术功力的关键一环,要经过锯、劈、刨、挫、煮、晒等多项工 序,制作时要成竹在胸,心手相印,环环相扣,精心打磨,抛光后的扇子眼看似玉石温润,手摸如玛瑙平滑。 扇面图案设计想象丰富,取材广泛,构思新颖,有山水风景、名胜古迹、花鸟虫鱼、名言警句、历史人物、 神话传说等。
岳州扇制作技艺主要通过师承和家传两种方式传承,其传承脉络清晰,可追溯到清代中晚期。目前,通 过开设培训班、进校园、企业生产等方式,又新增了教育传承、社会传承等多种传承方式。
项目保护单位:岳阳县文化馆
半径 3 米的《金陵十二钗》装饰扇(刘正文作品)
岳州羽毛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