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市州资源库> 湘西州
详情介绍
土家族哭嫁歌项目简介
“哭嫁”,亦称“哭出嫁”,是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土家族哭嫁是湘西土家族聚居区独具特色的婚俗活动之一,哭嫁歌作为这种婚嫁习俗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整过活动始终,它主要分布在湘西酉水流域的永顺县、龙山县、保靖县和古丈县土家族聚居区,是湘西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学中的瑰宝,是土家族遗留至今的原生态文化佳作。还反映了中国土家族政治、经济和人文状况。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历史悠久。清乾隆《永顺县志》卷四“风土志·风俗·三”记载:“歌丧哭嫁,崇巫尚鬼……”。记述了古代土家族婚嫁习俗和哭嫁歌。清代诗人彭勇行的《竹枝词》中描述了“哭嫁”的场面:“侬今上轿哭声哀,父母深情丢不开,婶嫂齐声低劝道,阿门都从个中来。”清彭秋潭《竹枝词》:“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宁山地近巫山峡,犹似巴娘哭竹枝。”具体描述了土家族哭嫁的场景,并指出了哭嫁歌与古代民歌竹枝词的“犹似”关系。哭嫁歌在清代已十分盛行。
土家族哭嫁歌 卢瑞生摄2019年湘西永顺县双凤
土家族哭嫁歌内容丰富,篇幅浩繁。主要包括序歌《哭开声》、《哭爹娘》、《哭哥嫂》、《别姊妹》、《骂媒人》、《哭开脸》、《哭梳头》、《哭戴花》、《哭穿露水衣》、《哭离娘席》、《辞祖宗》和尾声《哭上轿》。此外还包括《哭木匠》、《哭八仙》、《哭十二月花》、《哭十杯酒》等礼节性的内容。这些内容有先有后,相互衔接,与土家族的婚礼程式相一致。
哭嫁歌的哭主要是忆念和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叙表与亲人难分难舍之情。姑娘要出嫁,要离别生养自己的父母和朝夕相处的哥嫂姐妹,预示着自己要走上一种新鲜而又陌生的生活。因此,忆念父母养育之艰辛,产生难舍难分之情,是十分自然的。而这种离别父母去开始新生活,又使新娘感到惶恐,忧虑重重,因此她的心理是十分复杂的。
土家族哭嫁歌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由新嫁娘主哭,接着亲人们顶腔接声劝哭。你一声,我一声,自然形成了一种多声部合唱。二是由人代哭,新嫁娘陪哭。这种类型是因为新娘不会唱哭嫁歌,出嫁时,请人代哭唱,新娘在一边掉泪边跟唱。三是女、娘对哭,出嫁时,新娘和母亲又哭又唱,互相告别。哭嫁歌贯穿于整个婚礼过程中,时间少则数日,多则一月,临嫁前往往要哭诉通宵。
土家族哭嫁歌 卢瑞生摄2019年湘西永顺县双凤
哭嫁歌的腔调来源于土家族山歌,其中有又哭又唱、只唱不哭和只哭不唱三类。哭是低沉的,短促的,呜呜咽呖,气氛悲切、哀怨、忧伤。声调是舒缓的、昂扬的,接近于朗诵调。
从语言应用上,早期哭嫁歌用土家语哭唱,语言直白、句式自由、长短不一、不求韵律。随汉文化的影响,土家语哭嫁歌逐渐被汉语取代,句式工整,多为七言,语言如诗;从艺术风格上,语言朴素,形象生动,意境清新,声韵和谐;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比兴、比拟、夸张、联想、排比、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法;从对中国文学影响上看,它对古代竹枝词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对中国古代文人诗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所以,湘西土家族哭嫁歌是一部极具土家风味的优秀抒情长诗,是一部土家民族亲情伦理、道德行为的百科全书,是千百年来土家族妇女集体智慧创作的结晶,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土家族文学样式。在整过土家族文学史中,哭嫁歌价值颇高,对研究土家族历史、语言、歌谣、爱情、社会演变、婚俗发展、宗教信仰、妇女艺术形象、土汉文化交流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对发展中国民间文学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今天我们抢救、发掘、保护土家族“哭嫁歌”,发扬至真至纯的亲情、友情人际关系,积极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土家族哭嫁歌 卢瑞生摄2019年湘西永顺县双凤
2011年,土家族“哭嫁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项目保护单位:
国家级:
永顺县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
古丈县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
省级:
保靖县民族文化传习所
龙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